在《嫌疑犯X的献身》里,石神为保护花冈精心设计了新的杀人事件做出自己的“献身”,汤川识破了石神的计划并将之告诉花冈,花冈感激之余决定和石神一同赴罪。
黑格尔说,悲剧源自两种伦理实体的冲突,双方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又都有其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的斗争就引起了悲剧的冲突。 后人又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总结说,行为的合理性与失败的必然性便形成了悲剧性的实质。
石神便是《嫌疑犯X的献身》中悲剧的核心人物。他因为爱(超越爱情局限的大爱)选择了冲突而对抗法律,值得同情又应该被制裁,而在他本身的伦理范畴里为救人却又杀人,内外的冲突都更剧烈,但如果他如愿以尝就不是悲剧了,那将是一个有关救赎、代价甚至残酷的故事。在这里,他因爱斗法而在法律面前又无法实现他所要保护的,之间的冲突是悲剧的根本,并且打破他原来的自我建设深入到他的内心,冲突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剧中,虽然汤川不是警察,对石神也充满同情,但他代表的还是要与石神对抗的法律的力量与正义,只是作者的设置更加曲折以及在戏剧性上的选择,所以最后又是间接的通过花冈这个中间人物去打破石神的最后也是唯一希望(叙述实情导致花冈的自首,花冈对石神而言的特殊身份又加强了戏剧性)。对汤川而言,他也不是伸张正义的完全胜利者,他损失的是在他和石神之间的个人情感上。
再换一个角度。
叔本华说,悲剧源于生命,有生就有欲,有欲望就是痛苦。解决之道,一种就是类似“涅槃”的彻底解脱,当然这可能是比较极端的,所以有第二种,通过哲学上的沉思、道德上的同情以及艺术上对与美的参照等,暂时的否定意志,物我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以期暂时的解脱。
石神是个天才,但过得显然很不如意,可以说几乎没有生活只有痛苦,于是他就要选择自杀以求解脱。这时突然出现的花冈还有她的女儿,不经意间的亲切和活力感染到了石神,将他拉回生活,重新获得了存在感。听她们母女玩游戏、或是到花冈店里买早餐,都能让石神在那一刻抽离出困顿的现实,并且支撑他在其余时候忽略掉痛苦。
当花冈遇到麻烦的时候,石神的挺身而出就可以理解了。并且他做了一个完整又周详的计划,如果能顺利完成的话,不仅帮住花冈母女免去牢狱之灾,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解脱于痛苦,解脱于罪恶,解脱于恩惠。最后花冈前去自首的时候,石神完全失控了,不仅因为希望落空,更因为之前过程中付出的额外代价,在这时会变得完全没有意义而无法承受,不要说认罪甚至连死亡也无法让他解脱了。
为什么最后是悲剧?是由外部的冲突到内心的冲突引入更深的思考和更强烈的震撼?是由石神的选择和结局,来说明人既要有关怀有爱又不能违背法律、以个人的失败来肯定整体的规则和进步?是因为悲剧的必然性,导致必然的悲剧?
回到电影的具体情境中,悲剧的加强让我觉得多少会破坏一些作品的平衡的。最后汤川因为要承担作者赋予的“义务”,而变得动机不清态度暧昧,失去了一开始的那种个人魅力,也使得他与石神的对抗变虚变粗糙。
评论